Skip to content

4.2. 情绪

读准了每一个音素,在连贯的语音中适应了它们的种种变化,把握好节奏,控制好高低起伏轻重缓急…… 还有什么呢?

在模仿的时候,最难模仿的,其实不是我们已经讲解过的各种重点…… 还有一个可能无法模仿的,和另外一个其实可以模仿的。

可能无法模仿的是对方的音质,因为到最后,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,声线、音域、音量都…… 通常来说,除非是模仿能力特别强的人,才能做到发出和别人同样音质的声音 —— 虽然不是谁都做不到,但,在说话这个相当于超级低配版唱歌的活动中,这个要求多少的确有点过份……

但,的确有其实可以模仿的 —— 情绪。紧张、兴奋、疲惫、失望、恐惧、悲伤、快乐、期待,等等等等。就算不能模仿得一模一样,终归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同样的情绪 —— 瞬间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。

用 AI 生成的真人语音,最大的问题在于,它目前还不能做到情绪饱满,它只是尽量做到了 “听起来像是真人说话”,虽然已经很好,但就是缺乏情绪表达 —— 它也的确没有什么真正的情绪……

各种惊悚片动作片都很精彩,很吸引人…… 可实际上它们真的不是最好的学习材料,因为这类影视内容的对话事实上非常枯燥,警匪片里最常重复的,只不过是 Freeze! Drop your gun! 要么就是 You hav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... 战争片里最常重复的更加迷离,反反复复最多的都是 Get down! 或者 Go! Go! Go! —— 动作太多,语言就只能太少。至于情绪么,往往更多的只有愤怒或者悲伤。

这就是为什么生活情景剧脱口秀常常是很好的学习材料的重要原因 —— 主要是情绪丰富且饱满。另外,纪录片往往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。它们的特点是,措辞简单明了,语速慢,吐字清晰,并且情绪饱满。情绪更加饱满的,是各种给青少年甚至婴幼儿看的动画片或者绘本讲解,情绪丰富饱满到夸张的地步……

如果觉得这些都太尴尬,还有个办法是不断学唱英文歌曲 —— 每个音节都带着不同的音高曲调,甚至有可能一个词就唱了满满一两个小节,容不得一丝的错误,真的是绝佳的练习场景。

语音的功用,如果说有 20% 是用来传递对事实的感受的话,那么,剩下的 80% 肯定并且只能用来传递情绪,不是吗?一直以来,大家在 “学外语” 的时候,都太理智了,不是吗?理智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品质,但,有时候,它可能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…… 真的很可惜!